谷歌(Google)執行董事長舒密特(Eric E. Schmidt)昨天表示,
,亞洲中產階級興起,
,許多民眾第一個聯網裝置就是智慧手機,
,將是全球連網人口成長最快的市場,
,且在硬體及人口優勢下,
,下一代軟體龍頭將在亞洲崛起。
谷歌昨天邀請十五個國家,
,約兩百位媒體來台參加「谷歌行動視界(The Mobile First World)」亞太區媒體活動。前往日本宣傳新書的舒密特以視訊接受訪問,
,他指出,行動革命已驅動產業從過去的網路優先(web first),轉換成行動優先(mobile first),未來更是行動唯一(mobile only)的世界。
他說,行動裝置發展速度比想像快,同時伴隨物聯網,未來全身的裝置將彼此溝通,成千上萬的電腦可做時程安排,發展出個人數位系統,像是幾點吃晚餐、幾點買東西,都可交由物聯網的個人助理完成。除提升生產力,其他如教育、娛樂、醫療的服務,都是未來行動裝置應用中值得期待的發展。
舒密特也說,亞洲行動網路環境也是最佳實驗室,可用來測試開放平台能帶來哪些優勢;很多業者都採用安卓系統,對谷歌來說是一大勝利。谷歌看好亞洲市場崛起,乘勝推出百元美金手機Android One,降低購買裝置的門檻。
他認為,十五年前亞洲就有全球最棒的行動網路,像在二○一一年,日本就擁有全世界最大的3G網路,韓國、台灣也隨後推出3G,亞洲在行動裝置發展處於領先,在台灣、日韓等國發揮創意下,驅動全球朝向行動第一。
舒密特強調,手機是全球化裝置,必須全球共通,因此要有好的平台開發應用,讓行動裝置不只是行動裝置,而是功能強大的超級電腦。例如LINE在共通平台下,讓使用者得以相互溝通,帶給消費者更多福利。而亞洲有硬體及人口優勢,下一代的軟體公司可能在亞洲出現,成為全球第一的公司。,
為解決長江經濟帶部分河段水體總磷超標問題,
,消除部分涉磷企業造成的水環境隱患,
,大陸生態環境部近期印發「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
,指導湖北、四川、貴州、雲南、湖南、重慶、江蘇等7省市開展集中排查整治。新華社報導,
,大陸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指出,
,「三磷」整治是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之一。長江經濟帶集中了大部分磷化工產能。由於一些企業發展粗放、環境管理滯後,
,對長江水環境造成影響。 排查工作包括「三項重點」,
,指磷礦、磷化工和磷石膏庫。磷礦整治旨在實現外排礦井水達標排放,
,礦區有效控制揚塵,礦山實施生態恢復措施。磷化工整治重點實現雨汙分流、初期雨水有效收集處理、汙染防治設施建成並正常運行、外排廢水達標排放。磷石膏庫整治重點實現地下水定期監測,滲濾液有效收集處理,回水池、攔洪溝、排洪渠規範建設,以及磷石膏的綜合利用。專項排查將分為「五個階段」,即查問題、定方案、校清單、督進展和核成效。一是排查問題階段,安排開展「三磷」問題排查,掌握問題清單。二是分類整治階段,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形成整改台賬,分類開展整治。三是查漏補缺階段,強化監督,校核問題清單及整改方案,清查瞞報漏報,並完成黃磷企業整改。四是督導推進階段,核實整改情況,對已完成整改任務予以銷號,並完成磷礦、磷肥企業、含磷農藥企業整改。五是核查驗收階段,驗收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實效。曹立平表示,長江經濟帶地區大約涉及834家企業,目前正在要求地方開展自查。力爭用兩年左右時間全面摸清「三磷」數量,消除重大環境隱患,切實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長江修復攻堅戰奠定基礎。,
高雄六龜寶來山區梅花綻放,
,竹林地區賴家古厝附近出現開花盛況。 記者徐白櫻/翻攝 分享 facebook 以往梅花都在寒冬開花,
,櫻花在春天綻放,
,今年情況不一樣,
,冷氣團讓氣溫下探,
,高雄山區梅花開滿枝頭,
,南橫山區與桃源二集團櫻花也提早進入花期,
,梅花、櫻花同時爭艷。園藝專家黃吉村說,
,受氣候異常影響,梅花與櫻花均提早開花,這種「錯期花」將導致果樹結果率變差。高雄山區甲仙、六龜與桃源等地種植大面積梅樹,以前梅花的花季約在農曆年前後,近年花期很難估算,連經驗豐富的梅農也失準。六龜居民說,受冷氣團影響,寶來竹林地區梅花綻放,新年元旦前即全面盛開情況相當罕見。 六龜區長楊孝治表示,氣候異常讓梅花開花時間愈來愈難掌控,去年六龜梅花開得晚,賞梅活動結束後一周才盛開,今年花期提早7至10天報到,目前花開2至3成,梅花行銷活動預計元月18日開幕。另,高雄桃源二集團的櫻花公園賞花季同樣訂元月18日開園,近日南橫山區的天池路段山櫻花已綻放,二集團山櫻花、河津櫻與吉野櫻也進入花期。旗山農工園藝科老師黃吉村指出,植物開花與成熟度、溫度與日照時間長短等因素有關,因氣候異常,可能低溫幾天又回溫,一周前南台灣白天溫度高達29至30度,櫻花可能以為春天來了而提早開花,被稱為「錯期花」。,
花蓮縣文化局「社區文化繪本系列」,
,今年以富里鄉竹田社區和花蓮市民生社區為主軸,
,出版「金針花」、「洄瀾」兩本故事繪本,
,昨天上午10點在文化局美術館中庭舉辦新書發表會。
文化局繼林田山之旅、石頭男孩、龍眼樹的故鄉、回到美好的夜晚、巴滴力向南走向北走、奇美、我的大陳朋友等7本繪本系列後,
,昨天宣布金針花、洄瀾故事繪本出爐了,
,一年比一年精彩,
,今年繪本還搭配有聲CD,
,同時製作影音短片,
,以繪本圖像行銷社區文化。
昨天新書發表會,
,作者陳怡今、張倍菁及黃惠鈴等人也到場為民眾簽名,文化局長陳淑美表示,「金針花」一書以六十石山為背景,透過小女孩的描敘介紹金針花,在一個尋常的日子裡,一家人採收金針花的經過。
全書說明台灣農民靠天吃飯的理念,作者藉童言童語貫穿全文,把金針花採收過程與後續處理,充分勾勒出來。故事結尾,作者不忘點出金針花就是母親花,母親帶著女兒返家探視生母,三代齊聚一堂,溫暖家庭表露無遺。
「洄瀾」一書描述花蓮市400多年來的開發史,不論本地人或他鄉人細讀後,一定會對花蓮的過往開發與未來發展,有初步認識。陳淑美說,這是一本沒有文字的繪本,讓讀者發揮想像力,看完後有錄音帶補充說明情節。
「金針花」一書的繪圖者張振松,去年為花蓮完成「奇美」一書,多次代表台灣繪本到義大利波隆納等地參展,今年與文字作者黃惠鈴選擇以代表母親的金針花為題,期望將此書獻給天下無私的母親。,
好房東、好房客難尋?租賃公會舉辦的租屋博覽會28日在台中草悟道登場,
,現場有租屋健檢,
,也有法律諮詢,
,協助排解租屋糾紛。 記者洪敬浤/攝影 分享 facebook 全台有將近300萬租屋族,
,租屋「眉角」多,
,房客怕房子漏水、設備出問題,
,房東也怕碰上「歹厝咖」。租賃公會強調,
,房東、房客有租屋問題,
,可透過消保官或地政局的租賃糾紛諮詢解決,租房子或出租也可透過專業的租賃服務業者,可避免租屋糾紛。租賃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鄭俊杰說,租房子考驗房東的識人能力,最怕遇到不好的房客,拖欠房租事小,要是在租屋處拉K吸毒,趕都趕不走;房客最怕房子漏水,熱水器等設備損壞,房東若不妥善處理,影響居住品質,甚至會被房東要求賠償。 鄭俊杰說,租約結束點交房屋時,房東怕房子受損,也怕房客留下大型廢棄物難清理,房客擔心房東藉故扣留押金,例如嫌牆面汙損或要求清潔費等,衍生租賃糾紛,雙方契約應明訂清楚權責,或委託租賃服務業媒合,可避免糾紛。公會表示,房子有人住都會有自然使用的痕跡,租賃雙方若有爭議,可找消保官或地政局調解。台中市地政局表示,租賃專法規定,住宅租賃契約要符合政府頒布的範本;如果有租賃相關爭議,可向各縣市地政主管機關申請調解。,
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某民宅因占用道路用地搭建違建,
,拆除大隊今年5月強制拆除。 圖/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各縣市違建拆不完,
,部分違建人乾脆「擺爛」,
,等政府強制拆除,
,拆除費用卻全民埋單,
,台北市3年前實施新制,
,開始向違建戶收取強拆費用,
,1年約可收取拆除費約70萬元,
,新北市府也想跟進,
,但相關自治條例送到議會5次,都未被列入優先審查條例,直到最近終於闖關成功通過一讀,目前等待召開審查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經痛斥「違建是國恥」,但根據北市府統計,台北市待拆的違建仍逾3萬件,包含強制拆除、自行拆除,每月拆除能量約500多件。 為了避免違建戶投機取巧,乾脆「擺爛」等著政府強拆,台北市於2016年修法,若經北市府進場拆除的違建,將以違建構造類別和拆除面積為計算基礎,向違建戶收取拆除的費用。台北市建管處指出,目前平均每年執行強拆約1275件、疏導自拆約2630件,若以30平方公尺違建基地計算,加強磚造收費為2萬7000元、C型鋼收費為1萬500元,換算下來,每年收取的強制拆除費約70萬元。儘管北市府出招制衡,卻曾發生強拆大隊人馬已兵臨城下,違建人卻又表達自拆意願,這類自拆案件無法收費,但拆除廠商已出動人員、機具,導致北市府仍要付費給廠商。另外還有些違建找不到違建人,北市府經公告執行強拆後,也收不到強拆費用;針對類似「收費漏洞」,台北市建管處表示,現階段仍以疏導違建人自拆為主。新北市工務局每年約編列800萬元經費拆除違建,最高1年可拆1萬件違建,為求公平正義,已連續5年都把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自治條例送到議會,但都未被列為優先審查條例,一直沒下文。新北市今年第6度闖關,最近終於成功通過議會一讀,目前等待召開審查會。,
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前副總統呂秀蓮相繼投入七合一選戰,
,外界譏諷綠營推派「五府千歲」。呂秀蓮昨天表示,
,「李登輝政績好?還是年輕的馬英九政績好?」馬總統民調剩九點二趴,
,而李登輝當年帶給人民多少歡樂跟期待,
,「薑是老的辣」。,
,,
,
,
101大樓。 聯合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內政部今天發布第46期都市地價指數,
,最令外界矚目的,
,都市地價標竿的首善之都,
,是6都當中唯一下跌,
,而且下跌幅度1.52%,
,是全國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
,也是歷年來首見。6都中以台南市的漲幅最為大,
,漲1.56%。台北市長柯文哲自103年12月25日上任,迄今1年7個月又10天,都市發展面臨很多困難,受政府打房影響、招商不力,不動產下滑,甚至這半年來台北市人口外流嚴重。上午公布的都市地價指數,台北市地價指數下滑的幾項原因,包括都更進度緩慢、大型廠商進駐意願低、觀光人潮減少。內政部所公布的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上漲0.04%,漲幅明顯趨緩,各縣市僅台北市、新竹縣、連江縣下跌。各縣市漲幅最大者為澎湖縣上漲3.22%;直轄市以台南市漲幅最大;台北市下跌1.52%,下跌幅度全國最大。內政部分析表示,台北市雖具有便捷交通路網、完善公共建設等,惟受市場趨於保守等因素影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交易動能明顯不足。同時部分屋齡較為老舊地區受公共設施相對不足、都市更新進度緩慢,及交通不便等因素影響,價格下降較為明顯,整體市場呈現量縮價跌趨勢。內政部分析,台北市地價指數下跌最大的區是文山區,下跌2.52%,其次依序為北投區、萬華區、士林區、信義區與內湖區。內政部指出,都市地價指數是將各直轄市、縣市的都市計畫範圍內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土地,以統計方法選取具代表性的中價位區段查估其平均區段地價,據以編算某一地區內土地價格在一定期間內的相對變動上漲或下跌的百分數,其性質類似物價指數,並定期於每年1月15日及7月15日發布。第46期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民國104年10月1日至105年3月31日)為119.33(以102年3月31日為基期),上漲幅度為0.04%,與上期45 期及去年同期44期相較,漲幅明顯趨緩。內政部分析,各直轄市、縣市漲幅均呈現趨緩態勢,僅澎湖縣漲幅超過3%,其餘各直轄市、縣市地價指數漲幅有限,其中台北市本期下跌1.52%,是歷年首見。內正部進一步指出,澎湖縣上漲3.22%,漲幅最大。澎湖縣政府表示,因縣內遊憩休閒產業活絡,各觀光景點與主要商圈人潮匯集,帶動商機,地價穩定發展。加上非都市土地可申請變更建地及建案交易價格高漲影響,地價上揚。直轄市中以台南市上漲1.56%漲幅最大。台南市政府分析,因近年來市府全力推動台南市生活圈道路系統,積極推動交通建設,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如國道8號南科聯絡道延伸省道台1線道路工程通車,同時觀光產業活絡,人潮薈萃,商機蓬勃,帶動地價上漲。內政部表示,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上漲0.04%,為自99年(近12期)以來漲幅最小的一期,漲幅明顯趨緩,呈持平表現;另以土地買賣筆數觀察,本期全國土地買賣筆數為26萬754筆,與上期26萬3994筆相當,而較去年同期28萬6609筆相較減少9.02%,土地買賣筆數呈現量縮態勢。內政部上午公布最新一期都市地價指數。 李順德/攝影 分享 facebook,
共享單車日益普及,
,但停車亂象也越來越嚴重。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家裡不必買單車,
,至多1成時間騎,
,其餘9成時間都閒置,
,何不共享單車,
,創造資源更有效的利用,
,對地球友善…」,
,台北市2012年建立微笑單車(Ubike)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至今創下超過1億人次騎乘,帶動都會區行的革命。新加坡的共享單車(Obike)系統即將登台,不同於Ubike需在站樁借還,可隨處以手機APP借還車,租金便宜,付款方式多元,被認為是共享單車真正的「最後一哩」。本月底起在雙北及各都會區大量投車後,必將帶動新1波運輸革命。但若規劃不周,也可能是災難臨頭。Obike獲利前提是大量投車,才能創造隨地借還的便利。目前台北市Youbike約略超過1萬輛,而Obike預計年底前雙北各投車2萬輛,不難想像滿地Obike黃車的壯觀景象,強烈挑戰都市行車、停車容量及秩序。Obike利用APP隨地隨還的便利性,操作還車手續後結束當次租借,帶給都市最大的衝擊是到處停放Obike。例如車站前本來停車胃納即很有限,只要有1輛隨意停車,必然會衍生出「破窗效應」,立刻冒出許多輛車違停,如果Obike的「撿屍部隊」速度不夠快,必然會影響鬧區的交通。已經投車試營運的城市都有這個問題,甚至嚴重的程度,讓隨借隨還的營運設計能否持續也得思考,除考慮還是採站樁式營運,也考慮劃Obike停車格,或者加強取締;問題是租借關係已結束,要怎麼取締、開罰?台北市醞釀制訂自治條例規範,但等到施行最快也得明年。自治條例倡議的管理模式不能只顧及車輛管理,也得考慮行人路權遭剝奪,至少以後騎樓、行人道走路都得繃緊神經;至於產業面也需照顧,Youbike登台後,各地的自行車租賃業幾乎都難以維持,且都市棄置家裡自行車現象也愈見增加,「要騎車就借Youbike,每天都有人打氣、保養,方便太多…」。也不能只考慮自行車,許多都會區都在考慮推動共享機車(U-moto),甚至共享汽車(U-car),這些新的輸運型態,必將衝擊台灣並不理想的道路環境。謀定而後動,不能出了問題再尋求補救。,
有人質疑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衝擊台灣產業,
,但工研院競爭力中心主任杜紫宸指出,
,這次服貿協議內容並沒有列入關鍵性產業,
,簽署的成果低於預期。因為台灣許多服務業排斥大陸業者進入市場,
,所以寧願不進入大陸市場,
,「沒有給,
,當然也得不到優惠。」
杜紫宸昨在淡江大學主辦的「ECFA三週年兩岸政治經濟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上指出,
,兩岸經濟協議(ECFA)從協商談判至今後續推動歷時三年,
,但目前台灣仍未實際從ECFA中獲得極大經濟利益,
,讓民眾對兩岸經貿是否要進一步合作有所保留。
杜紫宸表示,對中國大陸來說,大陸也沒有看到兩岸在政治協商部分因經濟合作有比較明顯進展,在此前提下,也不願對台灣提出顯著且重大的經濟讓利。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昇說,台灣有優質的服務能力,很多產業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不見得是開放陸資就會產生衝擊的,不用太過悲觀。
前陸委會副主委高長指出,簽署ECFA是台灣避免邊緣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第一步。他說,現今檢視ECFA早收清單效應,跟預期有落差,主因是國際大環境影響,但ECFA至少抗跌,否則出口會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