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景美站今天傍晚6點53分出現1名年約72歲的老翁旅客入侵月台軌道,
,一度讓站務人員緊急斷電,
,約2分鐘後由其他熱心旅客勸說並將老翁拉起,
,一旁疑似因故與老翁起爭執的女性友人還出腳想將老翁再踹下月台,
,遭其他人制止。北捷表示,
,老翁必須依大眾捷運法罰1萬元,
,而老翁的女性友人則在月台影響秩序,
,2人事後都被轄區警員帶回偵訊。北捷表示,
,景美站月台門還在施工尚未完成,
,當時老翁突然從月台入侵往松山方向的軌道區,站務人員發現後立刻斷電,雖為尖峰時段,但過程短暫,沒有對營運造成太大影響,但老翁的行為依法已妨礙行車、電力或安全系統設備正常運作,必須開罰。當時高姓乘客見狀,將誇張情況拍攝影片上傳臉書,標題為「遇到捷運瘋人鬧伴侶下月台」;影片中,多名旅客勸說老翁「快上來」並協助拉起老翁回到月台,但老翁的同行友人卻大喊「有本事就站著」,隨後出腳踹才爬上月台一半的老翁,協助者怒喊「你幹什麼!」老翁女性同行友人隨後秀出疑似受傷手臂,質問其他人「有看見嗎?」「誰要誰死?」且不理會他人建議報警,反問「為何要叫警察?」一旁的乘客看不下去,指著女子說「你不對!他(老翁)要上來了你還踢他。」女子卻又變本加厲,陸續踹坐在月台邊的老翁兩次。高姓乘客說,女性友人隨後也不甘示弱在月台主張自己是受害者,對站務人員咆嘯「要報警自己去報、憑什麼趕我走」,陸續和其他旅客起爭執,其他旅客則抱怨其他人還要搭車、別這麼自私好嗎?叫警察來抓她啦!卻讓女子更加暴怒,幾乎要槓上所有在場表達不滿的旅客,「有本事你下來」、「該我跳」或作勢也要衝軌道區;現場鬧到處理的站務人員不可開交。北捷指出,老翁疑似與同行女性友人起爭執才入侵軌道,具體爭執原因不明,兩人已由轄區警方帶回;另外,雖於尖峰時段發生,因處理過程只有2分鐘,對班次影響不大。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景美站今天傍晚6點53分出現1名年約72歲的老翁旅客入侵月台軌道,一旁女性友人還出腳想將老翁再踹下月台。圖/高姓旅客提供 分享 facebook 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景美站今天傍晚6點53分出現1名年約72歲的老翁旅客入侵月台軌道,一旁女性友人還出腳想將老翁再踹下月台。圖/高姓旅客提供 分享 facebook,
信驊事長暨總經理林鴻明是技術出身,
,掌握研發技術團隊,
,他抓準雲端運算的發展趨勢,
,是造就信驊股價強漲,
,挑戰躋身台股前三大高價股的主因。林鴻明1984年畢業於清華電機系,
,進入社會的第一個工作是台灣早期極少數IC設計公司之一的普騰,
,一年的工作歷練後,
,他再進入台大電機研究所就讀碩士班,
,由於先前一年的工作經歷,
,他很當時就積極研讀IC設計的相關書籍及論文。林鴻明畢業後,進入竹科的半導體公司工作,剛好趕上台灣IC設計公司高度成長的重要時期。林鴻明於2004年與一群創業夥伴,成立信驊科技,當市場還不確定雲端商機能否真的成形之際,林鴻明當時就已經看好才剛要起步的雲端運算的龐大商機,信驊營運初期,便以伺服器管理與集中式運算的晶片研發為主。業界人士認為,林鴻明掌握市場技術的發展趨勢,已讓信驊處於領先群之列,並成就公司的業績及營運表現。,
行政院長賴清德(右)上午率副院長施俊吉(左二)、秘書長卓榮泰(右一)在行政院舉行年終記者會,
,回顧2018年施政總檢討。記者曾吉松/攝影 分享 facebook 民進黨敗選後,
,賴揆的去留成為政壇焦點,
,面對各界慰留聲浪,
,賴清德雖未鬆口,
,但也表示「一輛列車有上車就有下車」,
,暗示他走定了。即使如此,
,賴仍維持「尊蔡」基調,
,希望黨內團結支持蔡英文領導,
,賴也以棒球賽比喻,強調下任閣揆不是由他交代。相關說法,都為自己可能的轉身,留下漂亮身影。蔡政府2016年上台後高舉改革大旗,首任閣揆林全開始處理一例一休、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等議題,相關政策爭議性高,引發社會對立,抗爭烽火四起。去年9月林全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請辭,蔡英文邀請高人氣的賴清德北上組閣,除盼賴繼續推動未竟改革,更期待賴帶領整個執政團隊迎戰今年的縣市長選舉。 當時外界普遍認為賴內閣是「戰鬥內閣」,但賴清德自詡為「做實事內閣」。賴揆任內完成一例一休、年改、2025非核家園等重大政策,替蔡政府「清理戰場」,但也因這些政策過度爭議,社會批評聲浪高漲,早已相當程度削弱賴清德的政治聲望與能量,現在選擇離開,也是要扭轉頹勢,徐圖未來。這次選舉社會瀰漫「討厭民進黨」氛圍,在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選舉結果綠營慘敗,賴清德請辭獲得慰留,過去一段時間,蔡英文也不斷釋出希望賴揆留任的訊號。不過,熟悉賴清德的綠營立委表示,「賴清德這回真的很受傷,也非常自責」,且賴行事風格向來果斷,一旦決定的事很難動搖。蔡英文與賴清德被視為民進黨的兩個太陽,但賴揆上任迄今都採取尊蔡基調;2020年大選即將到來,即使目前黨內鞏固蔡英文領導的態勢未變,但若蔡的支持度持續低迷,隨著選戰逼近,屆時「客觀形勢」是否可能推動賴清德更上一層樓,明年四五月後,情勢會逐漸明朗。,
池上鄉大坡池風景區美景如畫。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台東縣池上鄉大坡池美景如畫、生態豐富,
,最近民宿業者獲鄉公所同意,
,於碼頭整修前試驗推出水上獨木舟、輕艇生態解說行程,
,讓民眾從湖泊中央環視大坡池景觀;在地蝦米樂團成員昨天體驗新玩法,
,直呼「原來我的家鄉這麼美」!蝦米樂團不定時戶外團練,
,昨天在大坡池演奏中外樂曲,
,吸引民眾於湖泊周邊草地席地而坐聆聽,
,享受音樂與自然帶來的恬適自在;眼下,4艘輕艇及獨木舟輕緩滑過水面,船尾自岸勾勒浪花長線直達湖央,漣漪四散,笑聲滿溢,環山雲霧繚繞,不時傳來蟲鳴鳥叫,既美好又享受。「池上不是只有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大坡池的美與內涵更令人驚嘆。」民宿業者張嘉鳴表示,一般民眾會環湖步行欣賞大坡池風光,他回想早年大坡池有竹筏文化,決定推廣划輕艇、獨木舟,透過不同視野欣賞池上風光,沿途由教練解說大坡池的故事及風土民情,推廣另類農村體驗。大坡池屬天然沼澤地,是池上早年的地景代表,不少鄉民依賴大坡池維生,在此划竹筏捕魚、蝦,作為池上便當食材,因此池上雖屬內陸,鄉民職業欄卻是「漁民」。不過30年前大坡池因山區土石流問題遭土石掩蓋,加上重建計畫失策,生態及景觀逐漸落沒,10多年前縱管處、鄉公所等單位進行長達3年的重建計畫,打造為生態風景區。原本80甲溼地雖僅餘45甲腹地,但大坡池再現生機,生態工法打造的木棧道、綠地等,也幫助消失的飛禽昆蟲重返濕地,湖中魚蝦再現。大坡池的重生是池上人的驕傲;鄉長張堯城表示,今年將在風景區內設音樂館,讓民眾來大坡池賞景喝茶聽樂曲,享受池上農村另類風光,目前也計畫重建碼頭兼水上舞台功能,打造戶外演出場域,未來還要推廣水上休閒行程。張嘉鳴表示,參與水上生態解說行程都有合格教練、救生員陪同並投保,目前雖是試推性質,但已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池上鄉大坡池風景區輕艇、獨木舟等水上生態行程正夯。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