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政府、政治人物、政策、政治

美國前總統雷根,

鴨賞

,是共和黨廿世紀末期保守陣營的看板人物,

專營FB粉絲團

,他長期奉行小政府或有限政府理念,

SEO達人

,對政府具有獨到的見解,

造型蛋糕

,一句名言「政府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

韓國泡菜

,政府本身就是問題所在」(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to our problem ;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至今仍為共和黨的基本教義派中廣為傳頌。
雷根的名言也適用在台灣,但可略作修正,因為台灣的選民過度期待政治人物的能力,但「政治人物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政治人物才是問題所在。」。
政治人物在台灣為何是問題所在,我們必須回到政治的定義。在一次政治系謝師宴中,系主任問畢業學生究竟該如何為政治下定義,並且強調他們若是大一新生,可以用國父所說的「政治乃眾人之事」回答,但經過四年的訓練,總該有較專業的說法,此時政治學大師伊斯頓(David Easton)「政治乃是價值的權威性分配」定義,似乎是比較穩當的回答。這兩個截然不同定義最大的共通處,就是言簡意賅,容易記住。
然而,政治畢竟是極為複雜的玩意,因此不太可能一鎚定音,我根據多年來的研究及實際觀察,也為它作出個人的定義,即「政治乃是一個程序,在其中有一些參與者想要謀取經濟利益,另一些則是為了權勢和影響力,還有一些是為博取名望及滿足虛榮心,一少部分則是追求理想的實現,而所有這些人都是以服務人民為名,投入這個程序。」
無論政治人物從政動機如何,都得以服務人民為藉口,都得有說故事或是具政策論述的能力,以激發支持者的熱情或是博取選民的認同。然而,許多台灣的選民在乎的是政策的可欲性(desirability),而忽略了政策的可行性(feasibility)。
不過,在台灣,政策論述流行以懶人包方式呈現,因此它是否可行很難判定,如果媒體和選民不用功,政治人物即使推出不可行的政策,也不必擔心被嚴格檢驗。反之,有些很好的政策若沒有具說服力的論述及說明,也難獲得認同,遑論順利推動。
若有政策論述能力,可以將複雜的政策用庶民的語言說明清楚,已經是成功推動政策的一大步。然而,政策不僅是論述,它也是政治人物互動及攻防妥協的產物。若是缺乏好的政治手腕,再好的政策也難以落實,選民更是無法受惠,這就是為何有時政治人物的失敗,並非政策的問題,而是政治的問題。
在台灣,具有政策制定能力者,不是缺乏論述的說服力,就是不擅於溝通,讓政策流於空中樓閣。
另外有一批政治人物,則是長於操弄民粹,提出僅是可欲性而非可行性的政策。最後還有些更可恥的情形,就是推動讓個人或少數群體受益的方案,但卻包裝成以人民福祉為目標的政策。
基於此,個人認為在台灣,政府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而有可能是問題的所在;將政治人物視為解決問題答案,更是天方夜譚,他們能夠不成為問題,就應當覺得慶幸。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
專業社群行銷
網路代銷公司
台中網路公司
SEO
網站租用
台中關鍵字優化
網路行銷
網路行銷顧問
網站排名如何操作
行銷達人
網路行銷達人
網頁設計
主機代管
SEO達人
產品代銷
網站優化
專營FB粉絲團
台中操作排名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