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獲提名董事 做砲灰也甘願

「做砲灰也沒關係,

最佳瓶裝水

,我願意壯烈犧牲一次。」前新聞局長邵玉銘,

除味設備

,談到自己答應擔任公視董事候選人的複雜心情,

惠斯勒冰川水

,非常激動。文化部第5次提名的公視董事候選人之一的宏?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也希望,

RTO廢氣觸媒蓄熱式焚化爐

,這次能完成自己的「個人社會責任」。
公共電視董事會空轉30個月,

高雄清潔公司推薦

,被審查委員會拒絕的提名人數高達62人,

北部系統櫥櫃

,平均1位董事通過提名,

台中美睫教學

,就有5名候選人被犧牲。歷經4次審查會,

低熱量飲料

,共選出13位董事,

皮克斯內褲

,而距離法定人數還有4位,才能讓董事會正常運作。
然而面對微薄的預算,公共電視要發揮效用,其實是難上加難。龍應台拿出數據表示,公共電視每年預算只有9億,必須再另募4億。然而,部分人士希望公共電視成為台灣的BBC,但BBC每年預算達1,783億;如果要成為台灣的NHK,每年預算更需花費2,244億。
她認為,迷你型的台灣公共電視,如果沒有懂得爭取資源、拓展國際網絡的人才加入,「公共電視只能是一棵歪曲而長不大的樹。」
文化部17日公布4位董事提名候選人,20日文化部長龍應台偕同4位公視董事候選人和大眾見面。她認為,這4位董事候選人具備的人脈、資源和經驗,都足以擴展公共電視的視野,也能讓公共電視確實發揮應有的角色,她坦言,這次只提名4位,是「以小搏大」。
大愛電視台創辦人姚仁祿分享時提到,當然沒有人會希望公共電視做得不好。但要讓公視做得好,也需要面對多變的時代。他認為,公共電視做為一個媒體,需要改變,而改變的核心應該是「自信」。
第一種是資源擴大的自信,公共電視絕對不是只靠政府的微薄預算,就能推動;第二種是文化的自信,必須展現台灣的特質。做為媒體,公共電視應該要成為實驗室,讓外界瞭解,媒體有不一樣的生存方式。
當初曾拒絕被提名的姚仁祿坦言,因為認為社會上能夠勝任的人非常多,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出任,這次答應的原因很簡單,經過4次的審查會後,「願意出任的人可能所剩不多。」
曾出任教育部長、政務委員、文建會主委,更是傑出科學家的曾志朗教授分享,台灣在嚴峻的環境下,卻擁有101大樓、大量的烏魚、漂亮的海域等多元的面貌,但是要多元發展,也應尊重差異。他希望公視能成為全民的資產,讓台灣的多元文化被全世界知道。
前新聞局長邵玉銘,則是當初提議成立公共電視的籌備委員會的推手。他語重心長地說,自己獲提名時感觸萬千,他常會想,當初如果沒有成立公共電視,可能今天不會有這些問題。而對於對於龍應台現在掉入「火坑」,他則笑說,自己應該負一點道義責任。
他提到,公共電視1998年開播前,歷經5個行政院長、6個新聞局長、18年的奮鬥才開播,現在已經有15年的成長。他呼籲,不管是誰,都應該「好好把這個孩子帶大。」而對於自己獲提名,邵玉銘也說,做砲灰也沒關係,他願意壯烈犧牲一次。文化部長龍應台則面帶微笑,連忙回應:「絕對不是砲灰。」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則說,自己雖然從企業退休八年,但還沒從社會上退休,希望能為社會做點事。他認為,公視是社會企業,必須創造價值,過去的民主政治跟資本主義,都在意有形的價值,公共電視的角色應在於提供無形、隱性和未來的價值,並且有社會教育的角度。而政黨也應該要負起責任,回應社會大眾對他們的期望。
龍應台則坦言,政府對施振榮有很多的「算計」,怎樣把公家機關帶入企業的經營方式,怎樣把預算翻倍運作,結合數位匯流、文創跟媒體,將是政府對董事候選人最大的期待。
圖說:4位董事候選人都認為,自己答應接受政府提名,是回應社會的需要。(Photo by 黃雅娟 / 台灣醒報)【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台中行銷達人
網站優化
台中關鍵字優化
關鍵字廣告
專營FB粉絲團
漸進式排名
網路代銷公司
網站租用
粉絲團經營
網路行銷
客製化網站
產品代銷
台中網路公司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社群行銷達人
關鍵字如何操作
台中操作排名
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
專業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