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技醫藥產業10餘年來逐漸起飛,
FB粉絲團經營
,從學名藥、特色藥再進入新藥,
虛擬主機租賃
,不斷朝全球生技發展的大方向走,
下酒菜
,如今已經有相當基礎。台灣開始走向生技產業的核心,
網域申請
,這個核心就是「創新」,
租車網
,而創新需要成本、時間與人才。
從台灣發展生技的歷程來看,資本的取得已不是問題,但時間與高階經營人才問題還有待克服。從全球的經驗來看,台灣發展生技不缺錢,大環境也配合加上政府的支持、充沛的中低階專業人力等,這是台灣的利基。
過去,台灣部分生技投資者,對於「創新」有些猶豫,或者希望先賺到錢再來做創新。不能說這樣的心態不對,但投資創新產業首先要有長期投入的心理準備,若要想短期獲利,恐怕要失望,也不利產業的長期發展。
如我所說,台灣確實有很好的基礎研究人員,但優秀的士兵也要有深謀遠慮的將領。我常說,台灣不缺研究人員,缺的是「CEO」。培養CEO,絕非三年五年就能奏功,需要時間累積經驗與歷練。而台灣當下應思考的是:如何吸引優質的經營管理人才?
CEO必須有遠見,能夠擘劃的願景,並提出具體的策略,有了這些,才能夠吸引投資,並能夠招募到有能力的技術人才與經營團隊共同參與,這就是我常說的「chain reaction」(連鎖反應)。在這樣的情形下,若再給予一定的「時間」醞釀,成功便如探囊取物。但是這樣能夠綜觀全局,對產業上下游合縱連橫、資源分配能「東水西引」、招募八方賢才的人,也則需要「活水」支援,包括完整的配套法規與充足的資源。
政府十幾年來投入相當多資源在學術研究上,希望能促成產學合作-每年經費高達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但是卻看不到太多具體成果。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是否該檢討這樣的資源配置是否是最有效率的?我是學界出身,之後進入國際藥廠工作,回台在國衛院工作,之後創立太景,我了解產官學研的需求。
基礎研究相當重要,今日我們應用在產業界上的技術,都來自於基礎研究的成果。基礎研究不能偏廢。美國Tufts大學的藥品研發研究中心曾針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過去50年所核准的新藥進行統計,發現新藥專利來自於學術界的比例並不高(大約低於一成)。我認為如何能讓學術界專注於基礎研究,讓產業界能夠運用基礎研究的成果創新,這是在做資源配置時,需要再思量的。
再回到人才上。現在各國都已經體認到人才的重要,都競相爭取人才。舉例來說,中國大陸有所謂的「千人計劃」,而新加坡也在國際上重金招攬各國頂尖人才,香港也是以比台灣高三到四倍的薪資吸引人才。
何以致之?因為他們知道創新的來源,不僅需要學術的發明的成果,更需要倚賴CEO聚集各方人才組成經營團隊,並且將學術上的創新發現與市場需求連接起來,推出符合市場需求能夠獲利的創新技術或商品。我相信在台灣做創新藥物,是一定行得通的。太景的成果就證明在台灣的確是做得出真正創新的藥物。
除了人才,完善的法規環境是很重要。醫藥是高度管制(highly regulated)的產業。兩岸有華人市場作為腹地,但法規完整性,仍比歐美差一大截。藥品專利保護期有限,若審查延宕,配套法規不足,產品上市時間會受到影響,業者創新的腳步難免受限。
創新必須要有好的法規單位輔導,才能相輔相成,這也是兩岸的共同問題。美國FDA有60年的審查經驗,有6,000多人負責專業的審查,這些人具備的專業經驗,大多優於業界,當他們接獲來自全球的臨床申請案(IND),多能給予業界恰當的建議,輔導產業走向對的路。反觀兩岸,台灣主管機關則才剛剛開始學習如何審查新藥臨床或藥證,大陸的藥證審查,也是大排長龍,在人力與專業方面,都還有進步空間。
可喜的是,兩岸的主管機關都很願意學習,業界應跟監理機構共同成長,有好想法則不吝提出建議。大陸主管官員曾經告訴我,「我們(CFDA)才起步,希望能給彼此多一點時間」。新藥開發本就是條辛苦的路,面對這個大機會,我以過來人的經驗鼓勵大家,未來兩岸應秉持不怕失敗、攜手合作、共同成長的共識,一起創造能造福華人與新興國家的醫藥市場。
(本文由太景生物科技執行長許明珠口述,記者黃文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