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長遴選結果,
漸進式排名
,共有八位符合候選人出爐,
年菜推薦
,這八位全部是國內學界推薦。 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台大校長遴選結果,
起司豬排
,共有八位符合候選人出爐,
團購肉乾推薦
,這八位全部是國內學界推薦。龍頭大學的台大照理說是要代表台灣打國際盃競賽,
造型蛋糕
,卻沒有國外大師級的人才願意參加校長遴選,這也曝露了台灣高教發展的困境,無法以「國際標準」選出大學校長,難怪高教競爭力節節敗退。不只台大,回顧102至106學年度共30所大學遴選校長,只有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是從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延攬回台,其餘29大學都是國內產生,其中高達24位更是從大學內部副校長、院長、主任等,通過遴選後「直升」校長。大學校長「本土化」、「在地化」、「本校化」之後,就很難期待台灣的高教發展能產生「鯰魚效應」。資深教授:遴選制度該檢討「大學校長遴選制度該檢討!」一位頂大資深教授指出,現在連到國外延攬人才回台任教都非常困難,更何況是找頂尖人才來台灣當校長。現行的遊戲規則要經過校長遴選委員會和校務會議,都有利「主場優勢」。就有一位南部大學校長本來有意參加北部一所大學校長的遴選,發現初選辦法第一關要先通過校務會議,才有機會進到遴選委員會,「外來者」怎能敵得過原校產生的候選人,就摸摸鼻子自行打退堂鼓。同樣情形也發生在上次台大校長遴選,那次曾有非台大人士想參與,但最後都默默退出。據了解,四年前和今年的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都努力想從國外獵人才,但都碰了一鼻子灰。早年,海外學人都是被「郷愁」所感,現在鄉愁已毫無說服力了,一位校長遴選委員會委員感嘆說,「台灣已不是故鄉,何來鄉愁?」讓國外人才望台灣而却步的原因,薪資待遇跟國外差一大截還不是最主要因素,曾有受邀回台參與校長遴選的海外學者說,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政教不分」,政治力介入教育太多,教育部管太多。另外,台灣民粹更讓國外的人退壁三舍,大學校長必須到立法院備詢,任由不專業的立委羞辱大學校長。不想蹚「政教不分」渾水國外人才不想來蹚「政教不分」的渾水,間接造成大學校長只能「近親繁殖」,甚至難以避免募後政治勢力的介入。多數大學校長是由校內產生,其中代理校長、副校長、院長最具「主場」優勢。而標榜公正、合法的遴選制度,其實含有可以「合法政治操作」的空間,選校長也充斥爾虞我詐的選舉文化。南部有一所大學規定,校長候選人必須三分之二以上遴選委員同意,才能勝出。兩位候選人各自掌握三之一遴選委員的「鐵票」,結果遴選委員會再怎麼投票,都不會有人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數。最後教育部介入,遴選委員會解散後重新改選,才順利選出新校長。不「取悅」老師 連任不易校長連任雖不需要重啟遴選機制,也連任也不容易,各校連任辦法不一。有所大學校長尋求連任,需要全校老師「公投」,獲全校二分之一以上老師同意,才可以續任校長。這種連任制度,除非是校長的領導深孚眾望,恐也會造成無法「取悅」老師的校長,就很難尋求連任。「大學自由」喊了很多年了,但過去多年教育部一直介入大學校長選舉,最著名的例子是,2005年台大校長改選,由校務會議投票選出前兩名人選,再送教育部長圈選,結果當時的教部長杜正勝圈了第二名的李嗣涔,沒有選第一名的楊永斌,引發不小爭議。2013年再次改選校長時,才選出首位完全非官派的台大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