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和高齡化是台灣的兩大問題,
退休理財規劃
,有沒有創新解法?這所紐約公立小學的故事,
關鍵字
,給我一些啟發。紐約三三四號公立小學,
line行銷
,周末把操場和禮堂,
台南夜市介紹
,租給非營利組織開跳蚤市場。最後造福了學生、居民、和無數小商家。故事要從卅五年前說起。紐約的公立學校和台灣的國小一樣,
中部婚禮攝影師推薦
,缺乏資源。常見的補救方式,
退休保險規劃
,是家長會去募款。當年,
台中女子美容
,幾位家長募款受挫之餘,突發奇想:何不來做個跳蚤市場?結果一炮而紅。幾年後,這群家長的孩子畢業了。為了讓市場能夠繼續,公益組織接手經營。所有獲利,捐給鄰近四所小學,造福四千位學童。除了孩子們受惠,這個善用閒置資源的做法,也扶助了小型商家。在這個占地一千二百坪的賣場,一百多組個人的、獨立的、非主流的商家,在昂貴的紐約,找到零售空間。這裡販賣的產品,偏向藝術類,比如說手作的衣服、肥皂、繪畫、珠寶、卡片、零食,以及古董的手錶、眼鏡、陶瓷茶杯…操場的籃球架下,懸掛著波斯地毯,名符其實地跳脫「框架」。為了讓紐約的窮藝術家都能有展示舞台,市場還不定期舉辦特定主題的活動,比如說手作珠寶大展。讓無法負擔長期租金的賣家,也能嶄露頭角。因為商品偏向藝術,所以捐給學校的經費,也專款專用,增加學校藝術教育的資源。期待有一天,學校的學生會回到學校,販賣自己的創作成果。不同於誠品書店前擺攤的是年輕人,這裡的老闆大部分是銀髮族。他們賣的不只是一生蒐集的寶物,也是一生經歷的故事。這是這市場最迷人的一點。為老人家打造一個實體市場,有三個好處。首先,從顧客的角度,在跳蚤市場中,老人家的攤位一定比年輕人好逛,因為舊東西比較多。畢竟,他們用了一輩子累積。而且每一件東西,都有動人的故事。其次,因為老人家對新科技不如年輕人熟練,在線上世界,兩個世代徹底隔絕。實體市場,讓世代之間能重新相遇。最後,年輕人對老人家的想像,常局限在養老院或長照。但很多老人家不想只待在養老院跟同齡朋友相處,也不想只是被「照顧」。到市場賣東西,跟不同年紀的族群互動,並從「被照顧者」變成「生產者」,對老人家的身、心,都有很大幫助。就像裡面的老闆,這個市場本身,卅五年來也走過興衰。新的管理團隊,在去年重新招商。他們選了一個特別的開幕日:九月十一號。是的,面對悲劇,可以用積極的態度來療傷。面對老去的無奈,也可以正面地來回應。台灣那麼多小學,因為少子化而產生的閒置空間。有積極、創新的用法?台灣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年輕人對他們能有不同的想像?跟他們發展出除了「照顧」以外的關係?當我在市集中把錢交給一位老先生時,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作者是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