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美稅改磁吸資金 台灣要有危機感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秀出簽署好的美國稅改法案。 路透 分享 facebook 經過數月以來的政治折衝,

Kubota

,美國國會在上月底通過了眾所矚目的稅改法案,

專業關鍵字行銷

,川普總統更搶在耶誕節前簽署,

高雄新舊屋清潔

,為美國送上耶誕大禮。基於美國的經濟地位,

禮車接送

,其國內稅改必然會有國際效應,

花蓮旅遊

,台灣更是受影響最直接的對象,

系統家具推薦

,必須儘早評估,

員林美乙教學

,研提因應對策。本次美國稅改重點,

好喝椰子水

,主要在個人與企業所得稅改制,

低鈉淡礦

,調降稅率並修正各類扣抵規定,其中又以企業所得稅改制最受關注,因為美國不但一舉將企業所得稅率從35%驟降至21%、擴大資本投資費用化之範圍,同時還將課稅基礎由「屬人主義」(全球所得制)改為「屬地主義」,未來僅美國來源的所得才需納稅;企業海外所得原則免稅,海外附屬公司的股利也免稅。又為鼓勵企業匯回過去累積且停留境外的盈餘,本次稅改納入一次性的盈餘匯回稅:海外盈餘為現金者稅率為15.5% 其他資產的稅率為8.0%。以上的改革對台灣有利有弊。在利多的部分,美國稅改後,各界期待能帶動民眾與企業的消費與投資等需求,同時因擴大資本投資的抵減鼓勵,亦有助於提升生產力等供給面效益,使得未來幾年美國經濟看好。由於台灣(及各國的台商)出口表現一向與美國經濟活動高度連動,因此在稅改能刺激美國經濟的有效期間內,台灣都會是最大的受惠者之一。然而「台商」受惠不等於「台灣」受惠。首先稅改會吸引美國企業海外資金;按英國金融時報統計,海外現金部位最高的前五名美商,分別是蘋果電腦、微軟、思科、Alphabet (Google母公司)及甲骨文,都跟台灣高科技產業淵源很深。當其重新考慮全球資金布局時,無法避免對台美未來投資及產業合作造成影響。再者,美國稅改也可能會帶動全球及台商資本加速流向美國,包含擴大對美國的投資,以及將第三國盈餘匯入美國。對產業外移嚴重,投資動能不足的台灣而言,其衝擊絕不可輕視。特別是在主要國家可能用降稅對抗美國稅改的資本磁吸效應之際,我國卻正在推動調高營所稅率至20%。這個稅率看似低於美國,但美國對企業所得已改採屬地主義,我國仍為全球所得制,台商海外所得匯回後要被重複課稅,因此總租稅負擔可能顯著高於美國,進一步惡化資金流向美國的程度。然而若台灣要加入降稅競爭之列,在營所稅佔整體稅收23%的情況下,對稅收乃至於經濟發展又會造成「逐底競爭」(race-to-the-bottom)的問題,不可不慎。本次稅改另一個重點,是納入所謂「稅基侵蝕反濫用稅」(Base Erosion Anti-abuse Tax, BEAT),意圖改變跨國公司移轉訂價的問題。以專利權為例,過去美商常將專利權登記在當地稅率較低的海外子公司名下,美國母公司需要付費給海外子公司才能使用。這筆費用在美國可以扣抵,而收費的子公司也因當地稅率低而可少繳稅,藉此降低該集團的全球租稅負擔。本次BEAT則規定未來美國公司收取外國企業智財授權費之收益,所得稅率僅為12.5%,低於正常21%,以誘使美國企業停止移轉訂價行為。由於BEAT有抑制美商將企業活動移轉境外的效果,對未來台美產業合作及台商布局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不過這個規定有爭議,因為BEAT的優惠稅率只適用於來自境外的授權收入,因此歐盟認為此一機制等同於獎勵出口的補貼,有違反WTO規則之嫌。在全球資本、技術高度連結的時代,蝴蝶都能引起巨大效應,何況是號稱史上最大的美國稅改。中國大陸對我們的磁吸尚未停止,又來美國稅改這個大磁鐵;東西夾擊,政府豈能沒有危機感!,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關鍵字如何操作
客製化網頁
SEO達人
客製化網站
排名優化
行銷達人
網路行銷
網路行銷達人
主機代管
網路代銷
網站租用
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
排名系統
台中行銷達人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
購物網站租用
FB粉絲團經營
網路代銷公司
專營FB粉絲團
專業社群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