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去年宣布轉型為商貿的鴻海,
專營FB粉絲團
,成為集團成立以來最大的轉型挑戰。由製造、科技與鴻海轉型為商貿的鴻海,
網路行銷達人
,但背負近4兆元營收龐大的身軀,
排名優化
,轉型之路顯得相當顛簸。
今年旺年會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寫下的對聯是「情繫創新轉型商務雄攀無邊雲端」、「胸懷慈善奉獻愛心助建有感社會」對聯,
排名系統
,表達今年的公司的目標。今年明確的是以「創新商務與雲端連結」為目標。亦是鴻海集團從製造的鴻海、科技的鴻海到與雲端結合服務與通路,
行銷達人
,完成鴻海帝國的最後一哩路,但自2010年鴻海布局的最後一哩,卻走來艱辛。
先是,萬馬奔騰不如預期;繼而2010年與德國麥德隆合資的大型電器專賣店萬得城,在營運與擴點不如預期,今年3月份宣布自中國市場失敗退出。一向賽博數碼為通路主體,更驚傳將縮編在台6家實體店。除了實體店外,大陸電子商務飛虎樂購亦面臨重新調整。為何鴻海的通路布局幾近全數鎩羽而歸?
專家分析,製造與通路的思考完全模式不同。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自創eCMMS模式,不僅顛覆了創新製造業的商業模式,更令鴻海過去10餘年創造了從百億營收到4兆營收的成功的關鍵。但製造的思維與通路的思維完全相反,前者以「大量少樣」,後者卻是要「少量多樣」。
其次,通路最重要的是站在每位消費者的立場去設想,因此,以產品為中心的企業文化,與以顧客為中心企業文化完全不同。製造是對少數大客戶(B2B)的服務與行銷,改變以通路對為每位小客戶(B2C)服務與行銷的企業文化與組織。
最後,電子商務的顧客要求的是:產品多而齊全、價格低廉、服務至上三大金律。消費者除了價廉物美的商品外,更要的是以顧客的方便,要有跨國地域性能力,與多元化平台,包括跨足手機、平板等裝置,還要安全認證,而服務上的物流、金流(如第三方支付)等的設計與流程變成成功的核心。
鴻海以製造科技巨人要轉型為商貿奇葩。或許要顛覆過去的思考邏輯,倒過來想,以每位顧客需要什麼樣的電子商務、通路服務來供應製造什麼樣的產品。在新的戰局中,人才要有不同的思維模式,組織才會有不同的調整,才能因應徹底改變的商業模式。鴻海是在結束實體通路重新歸零思考,用全新的型態出發電子商務嗎?各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