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個媽媽討論區的文章掀起軒然大波,
台中行銷達人
,無數的人轉寄,
SEO優化
,最後甚至上了電視新聞。
事情是這樣的,
微波食品
,一個小學二年級生的媽媽寫了一篇文章,
好吃小菜
,說女兒班上有個男孩有過動傾向,
購物網站租用
,身上不乾淨,
韓式泡菜
,而且會翻垃圾桶,
簡單料理
,恐怕會影響她女兒的受教權;最後找來男孩的家長,他的祖母(祖母是在那附近做資源回收過活的),幾個人讓祖母低聲下氣道歉不說,還要她的孫子轉班。
寫這篇文章的媽媽說她很害怕,不知該怎麼辦。原意應該是要找人認同她,結果卻相反,版上群情激憤,一副拿著乾草叉和火把要去獵女巫,來勢洶洶。
我出生於有許多老師的家庭,從小學到國中高中大學、從老師到主任校長都有,因此聽過很多跟教育有關的事情,所以對這事情格外有感觸。身為教師如果教得夠久一定會遇到幾個過動的孩子,一位我認識的好老師說,過動並不影響學習,所以她對過動的學生並不另眼相看,這樣將來他才能面對一個不對他另眼相看的社會。後來那個學生長大了升到別的年級,所以換了導師,那個導師把他排在最角落、垃圾桶旁邊的位子,來個眼不見為淨;她覺得很難過,還因此去跟那個老師溝通過。
同時間,另一班有一個唐氏症的小孩,那個老師的教育方式是鼓勵班上的孩子們在他有需要的時候幫助他、關懷他。
你在小學三四年級能學到什麼?除了數學國語之外,小學的早期階段,最要緊的,並不是考第幾名,而是它相當程度地影響了你日後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如果在小學時,一個老師對待比較不同的孩子的方法,是隔離,是把他放到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去,那會教給班上的小孩什麼價值觀?而如果老師教導孩子們,對待與眾不同甚至需要幫助的人,是伸出援手,是看見差異之間的共同點,那學到這一點的小孩,才是終身受用不盡。
回到一開始的例子,那個媽媽說擔心自己女兒的受教權受影響,其實她女兒的教育,最大的阻礙在她自己身上(和那個竟然默許逼人轉班的老師),「二年級」也許不能決定你之後的人生能否在社會取得世俗上的成功,但絕對是你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的一個重要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