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缺」是外界對台灣投資環境的批評,
關鍵字規劃
,另一項是環評。投資者認為台灣的環評制度繁瑣且嚴苛,
影片 腳本
,不必等環評大會,
產品 攝影
,有時專家會議就能對環評案退件開鍘,
台中改眉色
,廠商認為這是台灣招商困難主因。這局面將緩解,
電動車補助
,今天開張的新一屆環評會,
2019關鍵字
,環保署把堅持專業、不配合、不妥協的「大石頭」委員全數不予續聘;保證直通車護航環評過關的代價,
影片 腳本
,是宣告環評制度死亡。不續聘的大石頭委員,
商業 攝影 棚
,其實環保署早已暗示,甚至是明示。由於未獲續聘的六位委員堅持專業守護台灣,才讓國人驚覺深澳燃煤發電廠、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等環評案,開發方毫不掩飾橫柴入灶的粗暴,不客氣說,現況環評根本連「人形立牌」都算不上。 環評會21位委員,官派委員7位,學術委員14位,表面上看來官方未必穩操勝券,實則不然;環保署只要拉攏幾位「老好人」學術委員,不要太堅持學術良知,配合主管機關哨音,表決過半不是難事;萬一打成平手,官派的主席還可投贊成票,人人皆曰不可的深澳電廠環評就如此過的。要攔阻荒唐的環評過關,必須要足夠堅持學術良知的委員。中油三接環評審查時,閣揆賴清德下令要過,環保署獲悉環評會有學術委員請假,立刻趕發開會通知,認為表決可順利勝出;未料此次未獲續聘的其中五位委員集體退席,造成人數不足流會,堅持不為粗暴表決背書。這一環評史上的退席大動作,靠得不僅是專業堅持,更是學術風骨。環評法開宗明義,環評為「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運作迄今已近四十年;由於客觀條件一直是經濟、開發掛帥,以致環保署在內閣中居弱勢,環評制度也不斷受到財經部會、開發方挑戰;甚至蔡總統上任迄今不止一次直指環評制度必須改革。環評制度是該改,但對堅持專業的學術委員全部不予續聘,不折不扣是吹響環評制度喪鐘;當環評會成了一言堂,表決則是漂亮的滿堂紅,保留環評會豈不毫無意義。深澳燃煤發電廠引發國人對環評的重視,圖為原本深澳燃煤發電廠預定地。本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