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本新書:《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
行車平安燈
,引起不少關注和討論。這本書由中研院學者李宗榮、林宗弘主編,
汽車過火
,集結海內外26名社經學者的19篇文章,
彰化居家照護
,主要內容是分析從199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從「奇蹟典範」走向「衰退典範」的現象及原因。作者從經濟社會學觀點,
陪同出國看護
,直指台商利用大陸進行「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出口模式,
出國留學
,是葉克膜經濟,
債務清償輔導
,也是台商外移、企業大型化、中小企業式微、勞工被剝削、長年低薪及人才外流的關鍵原因。這一本以「未竟奇蹟」敘述台灣經濟故事的書籍,
超渡無緣子女
,帶有強烈的社會批判色彩,
求財
,也不免被認為有反商情結。但儘管如此,
優質作業員
,這本書在解釋近年台灣經濟低成長、低薪資等根本問題上,作了相當完整的資料整理及分析,這樣的努力有助於大家共同找出台灣經濟問題的癥結,俾能對症下藥,祛除病根,恢復經濟的健康成長。從經濟發展觀點切入,台灣過去近半個世紀的經濟發展,一直沒有改變以出口為重心的經濟路線。自1960年代開始,台灣就開啟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先從設置加工出口區,引進外資,僱用大量剩餘勞動力,進行簡單加工製造,奠定出口產業基礎,再逐步擴大到以整個台灣為腹地的深層加工製造,帶動出口及經濟的快速成長,也帶動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和勞工就業及薪資的同步提升。這就是以出口為導向,並以「台灣製造」為核心競爭力所締造出的「經濟奇蹟」。然而,到1990年代以後,因為全球化發展及國內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台灣出口產業遭遇瓶頸,傳統產業紛紛外移,這原本是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的最佳機會,但因為企業及政府仍堅信唯有擴大出口才能維持經濟持續發展,所以仍緊握製造技術優勢,藉由兩岸分工發展出「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正好又遇上全球資訊化的高速發展,因而成功打造出以資通訊業為主力的代工製造王朝,也造就了很多國際級代工製造大廠,這是台灣製造業者轉型升級的努力成果,大可不必以資本家和勞工對立角度看待這些大企業。但是,這種跨境的代工出口模式逐漸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全球供應鏈變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劇烈調整,大幅削弱台商競爭力,也衝擊台灣出口及經濟成長動能;二是因為海外生產比重愈來愈高,和國內經濟部門日益脫節,導致國人就業機會及薪資成長停滯,以及內需動能日益減弱和所得分配惡化。再加上,政府租稅、匯率等政策多從鼓勵出口及降低科技業負擔著眼,更扭曲資源運用,讓各種後遺症日益擴大。是以,近20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的癥結,主要是「出口才能促進成長」思維及政策取向所造成,很多經濟扭曲現象都與此有關,這是長期性、結構性的經濟問題,政府、企業、勞工乃至整個社會都要共同面對,必須從改變思維開始,有計畫地進行結構性改革,讓經濟成長能兼顧出口及內需,薪資所得能持續增長,資源及所得分配扭曲能獲得改善。這是一項需要通盤改革、細緻規劃,並以耐心毅力推動的巨大工程,必須每個部門都全力動員並相互協調合作,絕不能以本位立場切割處理。例如,在依賴代工出口的結構未改變之前,若過於強調勞工權益,很可能出現既製造勞資對立、又傷害經濟發展的最壞結果。以上我們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台灣「未竟奇蹟」背後的故事,雖然和該書作者的看法和分析,有不小的差距,但為改變台灣經濟困境的用心是一致的,我們也希望政府能引領各界更全面深入討論此一問題,建立改革共識,同心協力將台灣經濟帶向健康的成長,則另一個台灣奇蹟未嘗不能期待。,